服務熱線
0769-23362131
最近,和企業家朋友聊天,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:大家都不怎么談增長目標了,都在說要向內看,做好管理。
這是好事。外部環境越困難,就越要向內看,練好基本功。
比如說,回歸經營本質,做好產品、技術和營銷等;再比如說,做好組織創新,激活組織,提升管理者的能力。
也有人問我,做管理,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?
其實,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,你要完成三項修煉:
心態、能力、思維方式。
我一個一個來說。
心態上的修煉:
即使身處低谷,也要仰望星空
今年大家的處境都很艱難,好多人問我該怎么辦?
我說,首先你要修煉自己的心態。外部環境越寒冷,你內心越要充滿熱情。
一個人從基層做到高層,背后訓練的就是良好的心態。
因為,當你越往上走,遇到的挫折和委屈,就會越多。有來自外部的挫折,比如經營環境的不景氣,合作伙伴的不給力;有來自內部的委屈,比如老板不贊同你,下屬也不認可你……
很多時候,你甚至會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。但是,我想告訴你,你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恰是你修煉自己的開始。
你要知道你是在“借事修人,借假修真”,你現在受到的所有磨難,全是假的,最終都是為了修煉你自己。
我給大家舉個例子: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,我在阿里做電話銷售。最初打電話的時候,我也常被客戶拒絕,受到客戶的冷遇。
一次,有位客戶直接對我說:“小姑娘你不要跟我講,你什么都不懂,我為什么要聽你講?”然后就掛斷了電話。
我心里委屈嗎?肯定委屈,但心里委屈,解決不了任何問題。所以,我立馬回撥電話給客戶,誠懇地的對他說:
“說實話,你是我的第一個客戶,我不知道您還能不能想起成交第一個客戶是什么樣的情形。您是我的偶像,我希望到您的年紀,能夠和您一樣成功。你能不能給我講講你成功的故事?”
這番話觸動了客戶,最終我和他聊了兩個多小時,他也成為了我的第一位客戶。
人生就是如此,當你心態對了,人生就順了。每個人都期望獲得更好的變化,當你開始改變自己心態的時候,這種變化就會發生。
管理者也是如此。管理者的胸懷都是委屈撐大的。你能扛多大的責任,承受多大的委屈,就可以坐多高的位置。
所以,即使你身處低谷,也一定要仰望星空,保持內心的熱情。
心態上的修煉,往往是通過做事磨出來的。
所以,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,你一定要修煉你做事情的能力,學會正確地做事,通過驅動團隊去拿結果。
那么,要修煉哪些具體的能力呢?
第一個 目標管理的能力
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,取決于目標管理的能力。目標牽引著工作,工作意義不同,工作的質量自然不同。
有這么一個故事:兩個青年在抬石頭修教堂,一個智者問他們:“你們在干什么?”一個青年說在抬石頭,另外一個青年則說在修教堂。結果,五十年后,說抬石頭的人還在抬石頭,說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學家。
你看,目標不同,結果就會不同。
德魯克說,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,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。只有當你做好目標管理,才能更好地做好事情。
目標管理有“三板斧”,分別是目標制定、目標拆解和目標考核。
第二個 溝通協作的能力
溝通協作能力,也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。
管理者的溝通,包括向上、平行和向下三個方向:向上溝通我們要有膽量,平行溝通有胸懷,向下溝通有良心。
溝通指向的是行動,在溝通協作的過程中,秉持簡單、開放、真誠的態度是極其重要的。
溝通路徑簡單,省去了不必要的、復雜的、冗余的信息,就不會模糊掉事情重點,越能快速地達成目標;而開放、真誠的態度,能排除掉一些溝通中不必要的阻礙,更容易在工作中達成共識。
制定目標,是為了讓大家做事。而要讓大家做好事情,就一定要進行有效的溝通。
所以,掌握這兩項能力,對管理者而言是極其重要的。
思維上的修煉:
透過現象看本質,站在全局看問題
最重要的一項修煉,是思維方式的修煉。
因為,你的思維方式,往往決定了你的心態和能力。
你思考問題是否正確,既決定了你愿不愿意付出努力、愿不愿意熱愛自己的工作,也決定了你的能力會不會提升,以及能力會朝哪個方向發展。
管理者需要修煉的是三種思維方式:
第一種 營銷思維
什么叫營銷思維?
第一個,以客戶為中心。你要知道你的客戶是誰,比如你是一個HR,專門負責銷售管理者的培訓,那你的客戶就是銷售管理者。
第二個,以結果為導向。你得知道銷售管理者要什么,他們要的就是業績增長,所以你去設計所有的培訓課程,就要往這個方向去設計,這就是營銷思維。
你要隨時隨地地問自己,我的客戶是誰,我的客戶長什么樣,我的客戶喜歡什么?
你也要思考:“我做的事情對別人有價值嗎?能解決別人的問題嗎?別人要的結果是不是我恰巧在做的事情?”
第二種 結構化思維
能夠穿透事物的表象抓到本質,并且可以把這種本質拆解成為體系化的知識結構的能力,就叫做結構化思維。
舉個例子,你是一名城市經理。那什么是一個好的城市經理?最核心的能力模型是什么?
1. 開拓一個城市,業務端必須要學會城市的策略和打法。
2. 他要學會定目標、追過程、拿結果。
這種共性的能力的提煉和總結,就是結構化思維。
結構化思維,通過對事的拆解,你總結出來背后有哪些能力結構,然后你就去塑造這樣的能力結構,這是最頂級的能力。
第三種 系統化思維
一個人的底層思維是銷售思維,頂層思維是結構化思維。而再往上,是系統化思維。
管理學大師彼得·圣吉說:“所謂系統思考就是看見整體的修煉,讓我們看見相互關聯而不是單一的事件,看見變化的形態,而不是轉瞬即逝的一幕。”
有系統思考的人,能夠通過現象看到本質;善于觀察整體,而不是被局部影響;更能夠通過現在看到未來,善于布局。
所以,那些有系統化思維的人,總是在危機還未發生時,就敏銳覺察到苗頭,進而可以提前布局,未雨綢繆。
這就是三種思維方式。掌握了這三種思維方式,你就掌握了做正確事情的邏輯和方法,你也會越來越優秀。
綜上,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,你要完成心態、能力和思維方式三項修煉。
心態上的修煉,像發動機,內在的動能,驅動著你不斷向前走;
能力上的修煉,像車輪,一路前行,保障你能順利抵達目的地;
思維方式上的修煉,像方向盤,掌控全局,讓你走在正確的路上。